7月17日,郭敬明執導的《小時代3:刺金時代》全國公映。其零點首映場票房達750萬元,創下國產片零點首映的歷史最佳;首日票房達1.1億元,刷新了2D國產片的首日票房紀錄;觀影人次達350萬,在影史上僅次於《變形金剛4》。與此同時,7月24日,韓寒的導演處女作《後會無期》即將上映。這部被定位為“公路片”的電影,於今年2月14日開機後,在拍攝過程中一直拒絕探班,直到上映前半個月,才突然密集見諸媒體。
  郭敬明與韓寒,對80後來說有一個共同身份——80後的代言人、曾經的偶像、枕邊書的作者、質疑時代的聲源。兩部電影的同檔上映拋出了一個問題:在80後已經“奔三”的“小時代”里,青春是否“後會無期”?
  “恩怨”作家的影壇重逢
  郭敬明和韓寒的名字從一齣道就被綁在一起,現在都成了新晉導演,兩部電影還同在7月炎夏火力十足地撞上。
  《小時代3》延續了前兩部的故事——4個好閨蜜從大學畢業,正式步入職場,開始了爾虞我詐又姐妹情深的新生活。有評論以《小時代》為例,稱近來作家頻頻“文壇不見影壇見”,“外行”拍電影成潮流。對此,郭敬明的回答一如既往地文藝範兒:“為什麼要拍電影?因為我對《小時代》、對《小時代》里的這些人物,有愛。”
  去年6月、8月,《小時代1》、《小時代2》分別拿下了4.8億元和2.94億元的驚人票房。對《小時代3》,郭敬明立下5億元的軍令狀。他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稱:“把《小時代》全系列完整搬上銀幕,是我的心愿。它借鑒了好萊塢商業片的製作模式,因為系列電影是當今主流。”
  郭敬明說:“《小時代》展現了生活於這個困惑年代中的年輕人的狀態。其中人物的解決辦法是——對友情的堅持、對夢想的堅持。當然,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年輕人來說,這種辦法只是選擇之一,真正的生活要靠每個人自己來過。”
  同時,《小時代》系列小說也借電影再度熱銷。長江文藝出版社在今年7月1日出版了《小時代2》、《小時代3》修訂本及《刺金時代·小時代電影全紀錄》。長江文藝北京中心助理總經理趙萌透露,去年借助電影的拉動,《小時代》系列圖書就已加印150多萬冊——這在出版界亦是天數。
  另一方面,韓寒執導的《後會無期》和《小時代3》僅相隔一周上映。其製片人方勵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,“這絕非預謀”。“兩部電影的開機時間相差好幾個月,只是剛好同時做完,又適合年輕人看,於是放在了暑期檔”。
  《後會無期》輾轉拍攝於上海、四川西昌、內蒙古赤峰、浙江舟山普陀和東極島等地,講述了一起長大的幾個年輕人,在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中的傳奇經歷。有人這樣刻薄評價:《小時代3》里有男色,《後會無期》有男人。方勵說:“看這部電影,看的就是男人,且是男人骨子裡的東西——男人對女人的看法,男人對事業的看法,男人對生命的看法。”
  7月8日,方勵在電影試映後用力給了韓寒三個擁抱,以男人對男人的方式贊美道:“靠,完全超過了我的期望!作為一個新導演的處女作,能達到這個水平的,之前大概只有薑文的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。”
  人不能因為處在更大的世界,而否定那個較小的世界
  《小時代》電影從第一部開始,就被加上了“炫富”、“拜金”、“弱智”等標簽,但實打實的高票房卻證明瞭龐大觀眾群的存在。影評人一邊自信地認為“這不過是一場‘差評營銷’”,但同時也在思考,“它是否真的契合一部分年輕人的‘小時代’?”
  在《小時代3》上映前,郭敬明淡定地表示:“不強求所有人都喜歡。”上映後,截至記者發稿,電影在豆瓣網上的評分為4.1分(滿分10分),共有約3萬人評價,其中近一半網友給了最低分1分。對此差評,郭敬明依然自信說:“新事物的誕生總難免伴隨爭議。有爭議是好事,至少說明大家在關註。”
  郭敬明曾有一個觀點——當前,電影觀眾的年紀越來越小,在2012年就降到了21.5歲,所以一旦有符合年輕人的東西出來,就會成功。他說:“《小時代》對年紀大的人來說,可能是一場‘秀’。但對年輕人來說,那裡面有他們的情懷。人不能因為自己處於更大的世界中,就否定那個較小的世界。”
  90後白領趙小綠從15歲開始看郭敬明的小說,她評價《小時代》“特別有代入感”。《小時代3》上映,她和閨蜜雖然不在一個城市,但相約著同看,“就像彼此就在身邊”。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講師梅雯看了《小時代》書和電影。“能感到郭敬明試圖突破的野心”。
  曾有媒體報道稱,郭敬明的讀者年齡固定在15歲左右,這也是他2003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時第一批讀者的年紀。同樣出身少年作家的韓寒,頭上另外兩個最著名的標簽卻是賽車手和“意見領袖”。從最初的《杯中窺人》、《三重門》等作品中就能看出其“叛逆”。
  與郭敬明不同,韓寒關註的不僅是自己和作品,還有社會。他早期的語錄就多調侃與諷刺,如,“現在教育問題是沒有人會一絲不掛去洗澡,但太多人正穿著棉襖洗澡”,“文章這個東西,在語句通順,錯別字不多到影響閱讀的情況下,好壞完全沒有評判的標準。我隨便拿一篇朱自清的文章交上去,沒有一個老師覺得這個學生寫作文好到名家的水平。而是照樣會作出很多修改意見”。
  影評人楊春宇評價:“韓寒和郭敬明給自己的作品定位不同。在這個口味多樣化的時代,大家需要地鐵讀物,也需要書桌讀物,各逞其能,各取所需。而且,雖然《小時代》里充斥了禮服、香檳、鵝肝醬和毫不費力的成功,但我們知道,郭敬明本身是個很勤奮的人,觀眾應該更多看到他的勤奮。”
  《小時代》: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!
  《後會無期》:為什麼非要成功?
  《小時代》的故事發生在時尚的上海,它描繪的青春是這樣的:在那些衣著光鮮的時尚分子和派對動物眼中,恆隆一定是上海的中心。當穿著10cm的細高跟鞋咔嗒咔嗒地踩過恆隆光潔如新的大理石地面時,她們一定覺得自己踩在整個上海之上。
  《後會無期》尚未上映,但從披露的劇照來看,粗糙的男主角造型,加上流浪、旅途等關鍵詞,註定這是一個和“世俗”無關的故事。
  楊春宇認為,兩部電影講的都是年輕人的困惑,中國近30年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,年輕人面臨著一個關於如何成功的嚴酷命題。“郭敬明的《小時代》教大家‘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’、‘富人一定有他成功的道理’;而韓寒的態度可能是‘為什麼要成功’、‘去你媽的成功,我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’。”
  兩位導演對成功的態度,也許和他們的經歷不無關係。當郭敬明從四川小城自貢來到上海上大學時,發現“周圍最矮的那幢樓都比自貢的高很多”。有次和母親在上海坐地鐵,因為不會過閘機而被工作人員用上海話嘲笑。儘管如此,郭敬明相信:“這座城市尊重成功的人,我要用才華、能力證明外來者的地位和價值。”如今,他終於買下湯臣一品的千萬豪宅,坐在天台的沙發上俯視上海。
  韓寒,童年生活在上海郊區的上海人,對上海並不熱愛。他曾說:“很多在農村生活的人,老是想到城市去尋找什麼。他們拼命工作,想把農村的房子賣掉,就為了到鎮上買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,我完全不能理解。”所以,“初中畢業”、“讀了兩年高一”、“七門功課不及格”,這些“反成功”的行為在他身上就成為讓故事更加傳奇的註腳,塑造了一種韓寒式的獨特成功模式。
  即便是拍電影,韓寒也略有“玩兒票”的性質。方勵說:“韓寒是一個貪玩兒的大男孩,他希望把他見過的神州大地景觀呈現給觀眾。這可苦了我們——200多人的劇組,轉場6次,簡直人仰馬翻!有時還臨時改變行程,預定酒店、機票全部重來。”有一天,韓寒突然對方勵說:“能幫我做個火箭模型嗎?”方勵想,既然是模型,最多一兩米吧,就爽快答應了。韓寒馬上認真地畫了一個圖紙,方勵一看:“天哪,8米長,10天時間讓我做出來,還要運到內蒙古!真要了命!”
  而郭敬明拍電影是考慮商業收益的。他曾說:“既然做的是商業電影,利益就是必須考慮的,甚至是首要考慮的。如果你拍的東西無法讓投資人賺錢,他們為什麼要投資?如果沒有投資,你又怎麼拍電影?作為商業片導演必須心裡有這根弦。”
  因此,當《小時代》中的“時代姐妹花”踩著高跟鞋在寫字樓里走得越來越穩時,韓寒卻讓3個年輕人開始橫穿大陸的徵程,唱著“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,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”。
  或許這是兩種成功。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的:“下班後,在電影院看《小時代3》時,我睡著了,居然夢見回到了高中的課堂。散場後,我還得回去加班。”此處的《小時代3》替換成《後會無期》,未嘗不可。  (原標題:《小時代》與青春是否《後會無期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ket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